沪菜风情:浓油赤酱,烟火人间
沪菜,又称本帮菜,以“浓油赤酱、甜咸交融”独树一帜,是上海人记忆里石库门弄堂的烟火气——弄堂口油锅滋滋作响的生煎、灶披间飘出的红烧肉香,都融在一勺糖色、一锅煨炖里。它既有江南的温婉细腻,又带着码头文化的豪爽包容,是上海这座城市最鲜活的味觉名片。
今天,就带大家细数十道沪菜经典,每一道都承载着上海人的精致与乡情,甜得入心,鲜得勾魂!十大沪菜经典,道道皆是上海魂
一、红烧肉特点:沪菜“硬菜之王”,甜咸交织。
味道:五花肉切方块,煸炒后加酱油、冰糖慢煨,肉皮糯如胶,肥肉入口即化,瘦肉酥而不柴,甜味与咸香层层叠加,最后淋一勺浓稠酱汁,上海人常说:“红烧肉配饭,神仙也不换!”
二、响油鳝糊特点:宴席“点睛菜”,油香四溢。
味道:鳝丝滑嫩,葱蒜爆香后淋热油,滋滋作响中裹上浓油赤酱,入口鲜甜微辣,鳝丝的滑与葱蒜的香交织,配一碗白米饭,是上海人夏日餐桌的“灵魂”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三、腌笃鲜特点:沪上春日限定,鲜掉眉毛。
味道:咸肉、鲜排骨与春笋慢炖,汤色乳白,咸肉的咸香、春笋的清甜、排骨的鲜美融为一体,喝一口汤,鲜得浑身舒坦,老上海人总说:“腌笃鲜一上桌,春天才算到了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四、油爆虾特点:弄堂夜宵“顶流”,外脆里嫩。
味道:河虾炸至壳脆肉嫩,淋上糖醋汁翻炒,虾壳酥脆可嚼,虾肉鲜甜弹牙,酸甜味直透舌尖,配一杯黄酒,是上海人夏夜最爱的“小确幸”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五、草头圈子特点:沪菜经典CP,肥而不腻。
味道:大肠(圈子)红烧后软糯肥美,草头(苜蓿)吸饱肉香,口感清爽解腻,大肠的油润与草头的清新形成反差,老上海人笑称:“草头圈子,一口大肠一口草,神仙也不倒!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六、八宝鸭特点:宴客“门面菜”,富贵吉祥。
味道:整鸭去骨,填入糯米、火腿、香菇、栗子等八宝料,蒸制后鸭肉酥烂,糯米吸饱鸭油香,咸甜交融,寓意“八宝聚福”,是旧时大户人家宴席的压轴菜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七、蟹粉豆腐特点:秋日限定,鲜到极致。
味道:手拆蟹粉与嫩豆腐同烧,汤汁金黄浓稠,蟹粉的鲜与豆腐的滑完美融合,撒一把葱花,鲜得让人停不下勺,上海人总说:“蟹粉豆腐一上桌,秋天的味道才算齐了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八、白斩鸡特点:沪上“冷菜之王”,皮滑肉嫩。
味道:三黄鸡用葱姜水煮熟,皮脆肉嫩,蘸特制酱油(加姜末、糖、麻油),鲜甜中带一丝葱香,鸡肉本味与酱汁交织,是上海人夏日餐桌的“清爽担当”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九、糖醋小排特点:沪菜“甜口代表”,酸甜开胃。
味道:猪小排炸至外酥里嫩,裹上糖醋汁翻炒,酸甜味直透骨髓,排骨的酥与酱汁的黏形成反差,是上海小孩最爱的“零嘴菜”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十、葱烤大排特点:弄堂家常菜,浓香四溢。
味道:猪大排拍松,裹淀粉炸至金黄,与葱段同烧,葱香渗入肉中,肉质酥嫩多汁,酱汁浓稠下饭,老上海人总说:“葱烤大排配面,嗲得来!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结语:沪味江湖,甜中藏乾坤
沪菜的动人之处,在于它将精致与烟火气完美融合。这十道菜,有的甜糯细腻,有的咸鲜豪放,但无一不带着上海人的精致与务实。下次走进本帮菜馆,别忘了点上几道,让舌尖的甜咸,带你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风情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平台股票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