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3日,北京复兴路某大院的楼顶上,一群年轻人正仰着脖子往天上看。
突然有人大喊一声"来了来了",所有人都举起手机对准天空。只见六架歼-15舰载机排着整齐的队形呼啸而过,发动机的轰鸣声震得楼顶的铁皮棚子嗡嗡作响。有个小伙子激动得手直抖,拍出来的视频全是糊的,嘴里还不停念叨着:"我的亲娘嘞,这可是咱们自己的舰载机啊!"
那天全国各地都在上演类似的场景。河南郑州的一个普通家庭里,全家老小围在电视机前,老爷子看到东风-26导弹方阵时直接站了起来,把茶杯都碰翻了。"这玩意儿真能打航母?"他儿子在旁边解释:"爹,这叫航母杀手,专治各种不服!"老爷子听完一拍大腿:"中!真中!"
军校学员宿舍里,一群小伙子挤在一台笔记本电脑前看直播。当歼-20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时,整个宿舍炸开了锅。有个学员盯着屏幕眼睛都不眨一下:"这隐身性能,跟老美的F-22有得一拼了吧?"班长笑着给了他一拳:"急啥,这才刚开始呢!"
十年过去,当年那些热血沸腾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。那个在楼顶拍糊视频的小伙子,现在已经是军事论坛的版主,每天忙着分析福建舰的最新动态。郑州的老爷子家里换了大电视,就等着看今年的阅兵直播。军校毕业的学员们,有的已经成为新型导弹部队的骨干,有的在航母上负责舰载机起降。
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快得让人眼花缭乱。十年前还是稀罕物的歼-20,现在已经装备了上百架。当年惊艳亮相的东风-26,如今有了更先进的弟弟东风-27。海军的变化更大,052D驱逐舰都成了过气网红,055大驱才是新晋顶流。有个退伍老兵看着新闻直咂嘴:"这更新速度,比俺们村换智能手机还快!"
受阅部队的官兵们对这十年变化感受最深。参加过2015年阅兵的坦克车长老王,现在带着新兵训练时总爱显摆:"当年咱们开99A就够威风了,现在新款的99A+,那信息化水平,跟打游戏似的!"新兵们听得一愣一愣的,有个胆大的问:"班长,那您当年受阅时紧张不?"老王嘿嘿一笑:"紧张?差点没把油门当刹车踩!"
军事论坛上关于今年阅兵的猜测已经吵翻了天。有人信誓旦旦地说轰-20肯定会亮相,有人则更期待新型高超音速导弹。一个资深军迷发帖分析:"按照咱们军工的惯例,这次保准又有新惊喜。"底下跟帖瞬间过百,最热评写道:"别问,问就是过于先进不便展示!"
这十年间,很多年轻人的命运因为那场阅兵而改变。有个90后姑娘看完女兵方阵后毅然报名参军,现在已经是某合成旅的宣传干事。她办公室里还珍藏着当年受阅女兵送她的纪念徽章:"那时候就觉得,能穿上这身军装太帅了!"还有个大学生因为迷上了阅兵式上的无人机装备,毕业后直接进了军工企业,现在正参与新型无人机的研发。
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背后,是一代代军工人的默默付出。有个参与过歼-20研发的老工程师退休前对徒弟说:"咱们搞军工的,就得有股子倔劲儿。外国人能做到的,咱们要做得更好;外国人做不到的,咱们更要搞出来!"这话后来成了他们研究所的座右铭。
老百姓对这十年军队建设成就的感受最实在。住在沿海某城市的张大妈说:"以前总担心海上来坏人,现在看到新闻里说咱们又有新军舰下水,心里就踏实。"她小孙子在旁边插嘴:"奶奶,咱们的航母比变形金刚还厉害!"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。
军事专家们对这十年的评价很一致:人民军队正在发生质的变化。从单件装备的突破到体系作战能力的提升,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,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。有个研究外军的学者说:"现在国际军事论坛上,中国装备已经是绕不开的话题了。"
今年的阅兵还没开始,各种猜测已经满天飞。军迷们最关心的是会有哪些新装备首次亮相,普通观众则更期待看到英姿飒爽的受阅官兵。有个退伍老兵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:"不管展示什么装备,都是在告诉全世界:咱们中国人说话算话,说强军就真强军!"
十年光阴,弹指一挥间。从歼-15到歼-35,从辽宁舰到福建舰,从东风-26到东风-27,人民军队的每一个进步都让人热血沸腾。那个在楼顶看阅兵的小伙子现在经常对儿子说:"记住啊小子,咱们的国家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强大起来的。"小朋友眨着眼睛问:"爸爸,那再过十年,咱们的武器是不是更厉害?"他爸爸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:"那必须的!"
本文就是要传达积极正向的价值观,没有一点儿不好的引导想法。要是有侵权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。
配资平台股票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